背景
“統一考慮人—機器—環境系統總體性能的優化”意味著,既要使機器的設計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點,有利于人“安全、高效、舒適”,即“機宜人”,也要考慮通過培訓和管理使人適應機器,即“人適機”。片面強調某一方面都不符合人因工程學原則。在神舟6號宇宙飛船軌道倉和生活倉的設計中,充分運用人因工程學原則,既盡可能使航天員“安全、高效、舒適”,又必須考慮在宇宙中飛行,畢竟限制條件太多,包括經濟實力和工藝水平的限制,所以還必須通過對航天員進行嚴格的培訓,使他們適應航天飛行的環境。這是比較典型的例子,其他系統也類似,只是有些情況下側重考慮“機宜人”,有時則側重“人適機”。
我們了解、學習人因工程學,就是要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充分運用人因工程學知識,使我們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建設目標
主要針對本科生基礎人因工程課程教學,滿足基礎實驗教學要求。主要實驗內容包括人體基本測量(形體尺寸、生理參數、認知特性等)、環境基本測量(溫度、濕度、光照、噪聲、輻射、空氣等)以及人體反映基本測量(運動等)等,是學生掌握基本的人因學測量手段和測量概念,強化人因工程的概念,并且能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自覺地考慮"人-機-環境"的互動關系,提高工程設計的人性化水平。
實驗內容
實驗一 雙手協調能力測試
實驗二 手指靈活性測試
實驗三 動作穩定性測試
實驗四 動覺方位辨別測試
實驗五 運動時反應時測試
實驗六 動作技能測試
實驗七 注意力集中力測試
實驗八 深度知覺測試
實驗九 記憶廣度測試
實驗十 眼動儀
實驗目的
通過雙手調節器的操作,學習繪制練習曲線。
應用手指靈活測試儀,掌握測量手指靈活性的實驗程序及常用方法。
運用動作穩定測試儀,學習測定動作準確性的方法。
通過動覺方位辨別儀的測試,測定個體前臂位移的動覺感受性。
檢驗優勢手的反應時與運動時是否相關,學習測量運動時的方法、比較運動目標在不同方位運動時的差異。
通過鏡畫實驗,觀察動作技能形成和變化的進程、研究動作技能遷移的問題。
通過注意力集中能力測定儀的操作,驗證注意的集中在學習與工作過程中的作用,并評定注意集中的能力。
比較單雙眼在辨別遠近中的差異,學習使用深度知覺測試儀測量深度知覺閾值的準確方法。
通過記憶廣度測試儀的應用,測定視覺數字記憶廣度。
作為眼動追蹤原理、眼動數據采集、可視化分析、興趣區繪制、眼動指標統計淺入深對學生進行眼動實驗技能實訓。